前言

最近的表达欲时高时低,当然还是在大量地摄入各种信息,并不断进行信息的筛选和迭代,虽然已经有所厌倦。此时此刻,回望往日的余晖,不觉时间如水。自从去年机缘巧合之下逐渐觉醒以来,这几年依靠广泛阅读,观影与赏乐积累的安全,悠闲与自负也在逐渐瓦解,世界正以狰狞的面目逐渐展现在眼前。贾樟柯说他对达成共识已经没有任何兴趣,自从去年年初冲塔后与房间里的大象迎面相对,鸡蛋与高墙的碰撞,以卵击石的我并没有西西弗斯的勇气,荒原中直面荒谬的世界,我似乎什么也改变不了。狂热的启蒙皈依逐渐退却,但我不愿也不能犬儒,更不愿“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所幸还能有些许空间继续思索并保持清醒。在徒步的跋涉中,我逐渐明白了时代的代价。如果说90年代的日本泡沫是以燕尾蝶的死亡为代价,那以我们为代价的时代又会迎来什么样的变局?如果彻底在智识上认清了那些价值背后的虚无,我们又从可以从哪里获得勇气,像楚门那样依然可以面带笑容地嘲弄那个虚幻的世界,并且以“In case I don’t see you,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and good night”迎接真实的世界。历史就像一串生长的葡萄,它永远无法被预测。这是历史的开放性,它永远拥抱逻辑上所有的可能性。
我并不是那些积极向上争取优异成绩的好学生,逃课翘课于我而言曾经是家常便饭,犹记得某学期几乎从头到尾同时翘了几门主要的数学课,所幸贵校期末考核的宽松给予了我诡异的自由,期末考试前复习几周即可免于挂科。很多时候在这个学校所经历的那些都让我怀疑我身处何处,许多次的半夜梦醒恍惚自己还身处高三,依然摆脱不了应试的噩梦。犹记得初入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以博雅教育为主题,原以为那才是大学的常态,所以足够可笑的是彼时的我还不知晓当今的高等教育是何等状况,这里有历史的渊源,更有现实的逼迫。我在本学科内并没有经受什么学术上的训练,而且自知无法感受到经济学对自我心灵的召唤,时至今日的我已经对经济学感到绝望,无论是中国经济学的学术生产体制,还是现实中专业的就业环境,至今依然惊诧于教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亚当斯密和哈耶克所坚持的都是自由放任学说(具体可以参考本文:学术前沿|张正萍:亚当·斯密300年|真实的亚当·斯密与制造的亚当·斯密,难道他没有看过这两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的原著吗?“But there is no incompatibility in principle between the state providing greater security in this wa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individual freedom(Hayek:《The Road to serfdom》,Routledge, 2006, p125)”,或许可以善意地理解为科研压力的重担让学者已经没有时间去回溯这些经典,所以只能以各种意识形态话语来填塞贫瘠的思想,毕竟这很轻松,也更安全。
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过文章了,并且自知所受到的学术训练的贫乏,所谈未免缺漏甚多,只能在此望读者海涵。

就业:制造业与服务业

近期青年失业率的走高,导致国家统计局暂停发布相关数据。据财新报道,2023年3月青年失业率的最大值,即(1600+630)/(1600+630+2570)=46.5%,远大于官方公布的青年失业率,即19.7%(=630/(630+2570))。在每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从总体上基本可以满足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背景下,青年失业率的走高或许是某些结构性的因素在起作用,我想其中就包括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矛盾。如果从宏观来看,如发展制造业与扩大就业相悖?所言,制造业与就业悖论意味着制造业不论衰退(转移)还是发展,制造业就业人数都会下降。总所周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并且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扭转之前的趋势在不断提高,同时这也意味着服务业处于收缩过程。75636fe441ae27b8c0dcbe5fb40d4b50.png
其中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替代效应与产业分工的分离效应。产业升级的替代效应目前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在政策的加持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急速增长,并且在中高端制造出口中已经成为近期出口的亮点,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第一季度,超越日本、德国,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微观上可见比亚迪这几年校招人数的逆势增长。在保持战略竞争力与安全优先于发展等逻辑下,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替代效应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对就业空间的压缩作用会进一步增强,政策上可见官方要求减缓制造业机器人替代人工。产业分工的分离效应目前主要体现在去中国化的全球产业链重构。
根本的逻辑在于,制造业投资加强但投资效益低下,无法带动服务业就业,与此同时服务业深受打击,金融(阎学通的非洲研究),教培(教育资本化),互联网(国际上中美对抗,国内反垄断审查),这些前几年主要吸纳就业的服务业门类深受重创。微观上显示的是学历膨胀与贬值,文章参考 青年失业率上升,受伤的究竟是谁?把本科学历改成高中后,00后收到几十个面试通知